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全球汽车资讯网

ofo向阿里典质借款背后猜想:密谋“毒丸计划”,胁迫滴滴退出

2022-1-17 12:55| 发布者: wdb| 查看: 148| 评论: 0|原作者: [db:作者]|来自: [db:来源]

摘要: ofo向阿里典质借款背后猜想:密谋“毒丸计划”,胁迫滴滴退出

3月4日,AI财经社的一篇报导显露了OFO经过典质共享单车向阿里借款的信息,这则信息在业内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效应。只是,到日前为止,多数看法都偏向于ofo由于资金吃紧、滴滴拒绝在融资合同上签字导致ofo被强迫向阿里借来一笔救命钱,多数的报导也全运用了“救命钱”“补血”“被强迫”相干的字眼。

但事宜的本原也许指到硬币的另一面,少许细节使咱信任,这笔买卖无外表上见到的那末容易,它更像是ofo与阿里在郎情妾意却遭遇滴滴阻挠的现行约束要求下一同谋划的一次“毒丸计划”,以此倒逼滴滴妥协。

起首来看一下从公布消息可见到的买卖概况。

依据AI财经社报导,源于要紧股东滴滴无在融资合同上签字导致ofo新一轮融资受阻,OFO经过动产典质形式向阿里发展借款,总借款金额17.66亿元。第一笔质押产生在2018年2月5日,ofo共质押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四地共计4,447,572辆自驾车,债券数额50,000万国民币;第二笔质押产生于2018年2月15日,典质物为变化数量的共享单车,债券数额为126,600万国民币。

这边面有几个细节须要单独提议来。

1、源于滴滴无在融资合同上签字,导致新融资受阻,因而ofo向阿里发展借款。这就有了第一种难题,为何融资须要滴滴签字,可是巨额借款却不要?

2、两笔买卖时间区别是2月5号和15号,当中仅仅间隔10天。既然是确定的融资要求,典质物同样是作为动产的单车,债权方也同样是阿里关联公司,为何要分成两笔买卖来实现?

3、第一笔质押的单车数量约为440万辆,借款5亿国民币,据此可推算每辆单车的典质价格大约是115元。而第二笔借款质押物为变化数量的单车,无披露单车数量,只披露了借款金额12.66亿元。

假如依据第一笔买卖的单车质押价格来推测,第二笔买卖的典质变化单车数量达到1100万辆,两笔买卖合计质押单车数量超越1500万辆。假如考量到不同年限的单车质押价值不同,第二笔质押的单车价值应当超出第一笔,以每辆单车质押价值200元计算,第二笔质押的单车数量也超越630万辆。两笔典质借款质押的单车数量累计挨近1100万辆。

ofo创办于2014年,2017年6月27号ofo曾对外显露其单车投放量达到600万辆,考量到昨年三季度ofo加大了单车投放力度,因而假设其总投放量在昨年下半年快速提高达到前三年总和,估计其现阶段投放量为1200万辆左右。可是同一时间,受低本钱导致单车损坏、大都市限投、Q4与滴滴决裂等要素作用,概括这点要素考量,现阶段寻常运营的机动车上限也相当为1200万辆。

也便是说,ofo与阿里借款背后,差不多典质了日前运营的全部单车。而这点单车根本便是ofo悉数的焦点产业。那么大代价的典质借款,真的不过为了缓和公司寻常经营的资金缺口吗?

理解了上面的几个细节和疑问,咱们可行一步步推测出ofo这笔买卖背后的意图。

为什么ofo融资须要滴滴签字,但巨额借款却不要?

咱们不晓得ofo的企业章程和董事会的职责划分,但平常董事会集体决策奉行“三重一大”(重要事项决策、要紧干部任免、重要名目布置、大额资金运用)的准则,触发了三重一大的要件就须要经过董事会表决。

前面有提到,ofo二次向阿里累计典质借款17.66亿元,绕通过了董事会成员滴滴。这有两个可能:

第一种可能,依照ofo企业制订的划定,该买卖无达到三重一大的准则,因而不要董事会集体决议,治理层可行自行打算。而一笔借款分成二次买卖,也许是为了规避“三重一大”的划定,即一次性借款17.66亿元须要董事会决议,但单次借款12.66亿元不要经过董事会。

第二个可能,该买卖达到了三重一大的准则,通过了董事会决议,可是在董事会投票中,该决议得到了滴滴之外的董事扶持,因而,即便滴滴拒绝也能生效。

为何向阿里借款的时刻,ofo治理层能获得其余董事扶持,即便滴滴拒绝也能生效,可是融资就不能呢?有一个可能性是,ofo的新融资合同请求滴滴须要退出,可是滴滴不同意股权让与合同,因而导致ofo融资没有办法推行。而借款不涉及股权让与难题,因而,滴滴不扶持也没关连,只需其它多半董事会成员扶持就能。

不论是哪一个概况,这边至少可行得出一种结论:在不涉及股权让与尤其是滴滴的股权让与时,ofo治理层在融资方面是有十分大的能动性的。

ofo另有其余更具有性价比的融资方案吗?

前面剖析过,ofo典质的单车数量大概在1100万辆,这种数据可行看做日前ofo寻常运营的机动车。昨年6月,戴威在达沃斯论坛对记者显露每辆单车每天运用3-5次,每一次收费1元。眼下正值气温回暖、共享单车产业最初映入旺季,即便依照每辆单车每天运用3次的下限来计算,ofo日前运营的1100万单车每个月能发生挨近10亿的现款流入,这是收入层次。

从全个产业来看,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外出习惯根本养成,ofo与摩拜两巨头根本垄断、哈罗单车和滴滴的青桔单车正好追赶的格局,竞争依然存留,可是好信息是,摩拜没再打价值战了。只需摩拜不接着打价值战,在营业层次上ofo就不会面对很大的威胁。

而使用者习惯曾经养成,随着温度上升、单车骑行要求增添,使用者退押金的举止也将大幅度下调,充值频率不停提高,对ofo来讲,持续经业务务奉献的现款流入上升而费率下调,这种时刻比起昨年底切实是不需要太舒服了。

这就好比一种人,卧薪尝胆坚持了好一阵子,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也无去疯狂借钱,终归苦尽甘来了却要大范围的典质悉数家当去借债,况且借来的钱仍是分批次支付(雷建平报导,ofo向阿里的借款却非一次性支付,却是按月支付),这很不合乎道理。

退一万步说,即便去借钱,ofo也有其余的方案。

前面咱们剖析过,只需不涉及股权让与尤其是滴滴的股权让与,ofo治理层在融资方面有着相比大的操作体积。ofo的优势在于,它有十分强劲的预期现款流(每个月挨近10亿),他大可行去发ABS债找钱,也可行找银行借钱,为啥偏偏要典质掉悉数的焦点产业去借阿里的钱呢?这不合乎道理。

依据公布报导,ofo在往日几个月偿还了10-20亿元的供给商债务,这至少讲明两点:

1、在无向外部借钱的时刻,ofo依然有能力发展还债,这讲明ofo的资金链负担却非想象中那末大,尤其是随着使用者骑行要求上升,其资金负担会越来越小。

2、之前曾有媒体爆料称,ofo的供给商欠款范围为25亿元左右,在往日几个月还掉了十几亿,剩下的欠款范围也在十几亿左右,而阿里的借款也是十几个亿。

因而,咱推测ofo向阿里借到的这笔钱,本来是为了提早还掉供给商欠款,间接实现债权的转嫁。买卖达成后,阿里成为ofo第一大债权人,甚而可能是独一债权人。

在昨年里面治理层与要紧股东发生分歧、竞争对手狂打价值战、季节转换导致营业收入惨重下降差不多是危机四伏的时刻,ofo全没有去借债,偏偏抉择在旺季来得、营业要求提高、现款流持续充盈的概况下发展借款,况且是差不多典质了全部焦点产业的借款。

假如你以为ofo的这笔买卖仅仅是由于资金链吃紧而发展的被强迫性融资,那可能想的容易了。咱更乐意信任另一个可能:经过将焦点产业典质给阿里,将ofo自身变成一种潜在的“毒丸”,以此来倒逼滴滴发展妥协。

假如滴滴接纳新的融资方案,那末阿里主导ofo达成新一轮融资,滴滴退出或许部分退出,ofo向阿里的借款经过债转股切换成股份;

假如滴滴依然拒绝ofo的融资方案,那末ofo关于滴滴来讲就变成了一种空壳子,赚来的钱要给阿里支付利息。万一由于滴滴的阻挠导致融资无期望,ofo经营不善发展破产清理,阿里经过债权领先清理拿走ofo麾下全部的共享单车,留给滴滴的就只剩了许多烂摊子。

源于公布消息非常局限,以上推测仅为私人剖析,仅供参考。

更多车子新闻关心咱们。

最新评论

登录之后发表您得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