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全球汽车资讯网

奔驰、特斯拉紧急召回,供给商来“背锅”:一种愿打一种愿挨?

2022-2-24 15:44| 发布者: wdb| 查看: 134| 评论: 0|原作者: [db:作者]|来自: [db:来源]

摘要: 奔驰、特斯拉紧急召回,供给商来“背锅”:一种愿打一种愿挨?

       没料到这都2022年了,车企产业的召回事故还在频繁产生。
 
  就在近日,北京奔驰车子局限企业(之下称为“北京奔驰”)向国度市场监督治理总局登记了召回计划,计划至今年8月15日召回总计为10104辆的EQC电动车子,源于召回数量过大,再加上此车型隶属奔驰在华夏市场投放的首款新燃料产物,此召回消息一时备受业内关心。
       没有独有偶,就在奔驰提交召回计划的同日,特斯拉(上海)局限企业也向国度市场监督治理总局登记了召回计划,依照计划会召回共计26047辆的国产Model 3(配置|询价)和Model Y(配置|询价)车型。 
 
  须要注意的是,北京奔驰在这次的大范围召回中尽管承认了是源于机动车生产上的缺陷难题所致,但也在召回公告中把缺陷难题“甩锅”给了供给商,以为是“供给商提供的部件存留生产偏差”。
 
  与奔驰类似的是,特斯拉在提交召回计划后,据证券时报报导,特斯拉的召回有可能与其供给商三花智控相关。对此猜测,特斯拉方面只显示“临时无消息确认”,而三花智控愈是发表证明显示与其没有关。
 
  尽管这次特斯拉在召回消息中未表达是供给商的责任,但关于“甩锅”供给商这事,特斯拉之前已有先例。
 
  昨年12月,特斯拉曾向国度市场监督治理总局提交了一份召回消息,计划召回共计21599辆国产Model Y车型。而关于召回原因,特斯拉显示“源于供给商生产原因”,干脆把责任“甩”给了供给商。 
 
  这样的“甩锅”,在车子产业中本来普及存留。
 
  2020年10月,威马车子源于连接显露的自己燃烧车祸,向国度监督治理总局提交了召回消息,在此消息中威马将机动车频繁自己燃烧的原因,归结为“电池供给商在制造电芯进程中混入了杂质”。
 
  再到昨年,丰田车子在向国度监督治理总局提交的一份召回计划中,也把召回的责任“甩锅”给了相干供给商。
 
  此刻来看,不论是特斯拉、威马这样的新燃料车企、仍是奔驰、丰田这样的老牌车企,都有过把召回责任“甩锅”给相干供给商的实是。车企为什么在召回中习惯把责任“甩锅”给供给商?关于召回,车企和供给商谁的责任很大?
 
  1、车企们“甩锅”
 
  奔驰EQC(配置|询价)会召回,其实不令人不测。
 
  本年1月18日,一份包括68名奔驰EQC汽车主人的结合证明在网站上传播开来,在证明中,这点汽车主人以为奔驰EQC车型中的电机存留缺陷,并请求奔驰官方尽快发动关于缺陷的召回程序,以消除平安祸患。
 
  今后,奔驰官方并没有对此证明立刻做出全部回应,据《财经》报导,这68位汽车主人中的部分汽车主人已创建了相干团队,准备向奔驰发展维权。
 
  但就在这次针对奔驰的维权事故进一步发酵时,奔驰官方在本月18日向国度市场监督治理总局登记了一份召回计划。依照计划显现,将在本年8月15日起,召回制造日期在2018年11月30日至2021年12月15日时期的部分EQC电动车子,共计10104辆。
 
  据连线外出据悉,EQC车型是梅赛德斯·奔驰在华夏市场投放的首款纯电动车型,这车型自2019年11月正规到市场,由北京奔驰制造。依照华夏车子产业协会数据显现,2020年和2021年EQC在国家内部的销售数量区别为3863辆和6098辆,合计为9961辆。
 
  这也意指着,北京奔驰这次针对EQC车型的召回,可行算是一次就召回了这车型在国家内部市场的两年销售数量。
 
  面临如许大范围的召回,奔驰却把责任“甩锅”给供给商。
 
  据国度市场监督治理总局缺陷产物治理中心官网材料显现,奔驰官方把这次EQC召回的原因描画为“源于供给商的制造偏差,本次召回范畴里面分机动车电动驱动模块内的冷却体系可能存留密封不足,导致冷却液产生渗漏。”
       奔驰还显示,假如冷却液微渗到电机内,长久运用后可能下降高压体系的绝缘电阻值,极其概况下机动车可能没有办法发动。冷却液渗漏不满足国度相干强迫性准则中对于冷却体系密封的请求,极其要求下,机动车的电动驱动模块输出功率会下降,存留平安祸患。
 
  值得注意的是,奔驰关于存留缺陷的EQC车型召回的时间定在本年8月,而非是指日最初。
 
  关于这些,奔驰官方提到“源于本次召回所涉及的电动驱动模块由相干供给商的国外工厂制造。受当下国外市场包括疫情在内的多个不确定要素作用,该配件当下的储备临时没有办法满足立即实行召回的配件储备。因而,召回将于8月15 日才周全发动。”
 
  在召回正规发动此前,为了安抚客户,奔驰一方面显示这点焦点部件只换不修;另一方面,还承诺召回举措实行后,所涉及的电动驱动模块将从现存的质保期限8年16万千米(以先到者为限)格外延伸至10年25万千米的质保期限(以先到者为限)。
 
  把召回责任“甩锅”给供给商,奔驰其实不是个例。
 
  昨年12月,特斯拉向国度监督治理总局提交的一份召回计划很快成为了业内的关心核心,在这份召回计划中,特斯拉宣告召回制造日期在2021年2月4日至2021年10月30日时期的部分国产Model Y电动车子,共计21599辆。
 
  关于召回,特斯拉可谓是“老玩家”,但那次召回备受瞩目的原因,不但在于召回数量过于巨大之外,还在于召回的车型是在昨年初才在国家内部到市场的Model Y车型。
 
  昨年元旦后,特斯拉在国家内部市场中高调的到市场了Model Y车型,一时间这一车型就被外界视为“特斯拉的又一大杀器”。
 
  不得不说,这一车型的销售数量切实可圈可点。据乘联会数据显现,昨年1-12月特斯拉Model Y总销售数量为200131,延续数月排在了国家内部中型新燃料SUV细分赛道销售数量榜首位。 
 
  但从该款车昨年底的召回数量来看,差不多于每出售出10辆Model Y,就会有1辆车存留难题。
 
  在召回原因方面,特斯拉把责任“甩”给供给商:“源于供给商生产原因,前、后调转方向节强度可能存留不适合设置请求的概况。在机动车运用进程中调转方向节可能产生形状改变或分裂,极其受力概况下可能导致悬架连杆从调转方向节中脱出,作用机动车驾驭控制,增添产生磕碰车祸的风险,存留平安祸患。”
 
  源于这一责任指控,召回计划中提到的供给商——宁波拓普团体的当日收盘价跌幅一度达到8.8%。随后,宁波拓普团体也“背上”了特斯拉“甩”来的“锅”,显示“源于某条热料理制造线产生淬火槽水位不足的概况,使个别产物未十足被淬火液浸没,导致调转方向节强度可能不适合设置请求。”
 
  同为新燃料车企的威马,同样也有过“甩锅”供给商的经验。
 
  2020年10月底,源于麾下车型EX5频发自己燃烧车祸,威马车子只好向国度监督治理总局登记了召回计划,关于召回原因威马显示“源于电芯供给商在制造进程中混入了杂质,导致能源电池发生反常析锂。极其概况下可能导致电芯短路,激发能源电池热失控并发生起火风险,存留平安祸患。”
 
  一年后,这样的“甩锅”也在丰田车子召回中上演。昨年6月初,丰田车子向国度监督治理总局登记了召回计划,在召回消息中同样把召回原因归结为“源于零件制造工厂在高压汽油泵里面组成件装配工序中的生产偏差等。”
       就以上消息来看,从威马和丰田,到特斯拉和奔驰,全在召回登记中把责任“甩锅”给相应的供给商,以至于这一动作在业内看来已成为车企的“习惯”。而这背后,也出现着车企与供给商之中的位置区分。
 
  2、车企强势,供给商无助
 
  依存且博弈,可行总结全车车企和零部件供给商之中的关连。
 
  1900年最初,全世界车子产业最初步入进行时代,此中像福特、通用、大众等欧美车企和丰田、本田等日系车企接踵成立。当初,这点惯例车企的营业根本包括了从设置、到零部件制造和装配、再到最终的出售的全周期资产。
 
  经验了一战和二战战火的洗礼后,欧美等国度人民收入实现增添,关于车子的要求最初激增,彼时在美国国家内部差不多实现了“一人(成年)一车”的范围,随之这波关于车子的要求浪潮也席卷了西欧、亚洲等国度。
 
  强盛的要求刺激下,福特、通用等车企最初思考如何把制车的效能进一步提升。
 
  为了提高制车效能,车企们纷纷引入了自动化制造线,同一时间也把少许不要紧的零部件最初外包给其它小公司去制造,本身主抓全车设置和组装。
 
  就此,随着全世界车子产业的进行,一种最新的产业被缔造出去——车子零部件供给商产业,大陆、博世和采埃孚等全世界零部件供给商应运而生,而且也很快与许多车企最初合作。
 
  通常而言,全车车企与零部件供给商所以合作的方式来一同开发产物,此中车企负责机动车的全体设置和装配,供给商最重要的负责相干零部件的开发、生产和提供品质及格的产物交付给车企。
 
  这种进程看似合作双方是鉴于平等的根基上发展协作,但实质上其实不平等。“源于合作双方在全车生产上的分工不同,车企比较于供给商一直以来都会愈加强势少许。”国家内部某头部零部件供给商出售负责人李晓对连线外出直言道。
 
  关于这些,可行从车企与供给商签定协议的进程中显著瞧出。
 
  据李晓推荐,近些年车企在抉择供给商方面,根本都秉持着“货比三家”的准则,容易说便是车企会依照全车的设置和生产请求,制订好相应的零部件产物要求(包涵零部件技艺规格参数和交付时间等消息),并发表给诸多供给商,数量通常会在5-15家左右。
 
  供给商拿到产物要求后,会依据自家能力制订相应的可以性方案和详细报价反馈给车企,随后车企就会对供给商们提交上来的方案和报价发展相比,以便打算最终的供给商或许映入下一轮筛选。
      “像这样的筛选进程,根本上皆是车企主导发展的,会依据名目的尺寸和难易水平来调度全个进程的时间流程,小的名目几个月,关于大的名目这样的筛选甚而会持续长达半年的时间。”李晓这样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进程中,强势的车企会进一步压低供给商的终归名目报价。 
 
  这此中,少许欧美车企会请求供给商显露其零件的各项本钱,例如工资本钱、物料本钱等;随后这点车企会把获得的数据交给另全家供给商作为打压价值的筹码。 
 
  在这样苛刻的进程中,参与竞标的供给商假如不行在价值上做出妥协和让步,那末就会很快被淘汰。
 
  据德国车子产业征询企业Peter Schreiber & Partner的一份考查显现,在与全车厂的讨价还价中,约一半的供给商给出的终归报价比它们开始提议的价值低约30%。
 
  车企之是以能这样强势,也是由于他们能抉择的供给商其实不止一两家,这样的景象关于主流车企愈是如许。
 
  据盖世车子材料显现,一汽丰田在国家内部的供给商有就多达上百家,此中例如导航体系的供给商就有电装、怡利电子和爱导三家;而在车胎方面,也有住友、正新和普利司通三家供给商。
       随着新燃料车子产业的进行,在业内看来,面临供给商的强势态度,新燃料车企也许会比惯例车企更为显著少许。 
 
  全中国乘用汽车市场场消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曾显示,车子资产上游供给链最看重的是车企的未来,哪个品牌未来更有进行潜力,供给商则会更重视,是以头部的制车新势力的领先级是排在惯例车企前面的。
 
  比较以下,特斯拉在国家内部的零部件供给商其实不比一汽丰田少。此中,涵盖了能源电池、全车冲压模具、车身钣件、内部装饰、电子设施等方面。就拿冷却液为例,就有新疆天业和东华科技两家供给商公司,而在电池正极资料零部件上,愈是集聚了杉杉股份、天齐锂业和格林美等5家公司。
 
  依照李晓显露,在此刻的新燃料零部件市场中,本来就连掌握市场垄断位置的宁德时期,都没有办法确保会有更多车企抉择其作为定点供给商,这背后的原因同样由于宁德时期的对手有太多。
 
  也许正由于车企在零部件供给链的抉择上掌握着打算权,才会有了车企面临召回习惯性“甩锅”供给商的景象。
 
  “源于特斯拉、奔驰和丰田这样的车企,既有十足销售数量的确保,又自带流量,零部件供给商为了映入他们的供给体制都须要花少许努力,而面临召回“甩锅”这样的事宜,零部件供给商处于相比被动的局势。”盖世车子探讨院王显斌叮嘱连线外出。
 
  尽管现实如许,但依旧有好多人在思考一种难题——机动车召回,车企和供给商两者到底谁该为这负责?
 
  3、机动车召回,谁该为这买单?
 
  要讲明这种难题,先来看下来年年底特斯拉召回的事故。
 
  据上文所述,特斯拉昨年年底召回的公告中以为召回原因最重要的是源于供给商生产原因,导致前、后调转方向节强度可能存留不适合设置请求的概况。经过这样白纸黑字几笔,把责任干脆“甩”给了相干供给商。
 
  关于这一“甩锅”,拓普也在以后的证明中承认“源于条热料理制造线产生淬火槽水位不足概况,导致调转方向节强度不适合设置请求。依据企业测试结果判定,该批次可疑产物中存留缺陷的几率约为0.2%-1.0%。”
       联合两方公告消息来看,特斯拉以为召回责任是在供给商拓普,而拓普也随即承受了这一责任。因此,在彼时外界看来,那次召回中作为供给商拓普的责任很大少许。 
 
  但这其实不意指着,特斯拉就不要为召回承受责任。 
 
  据车子生产工程师赵斌对连线外出显露,像调转方向节这样的零部件隶属机动车底盘构造,在设置上是由特斯拉这样的车企主导设置和提要求,而像拓普这样的供给商只负责制造生产。
 
  关于这些,在少许媒体的报导中也获得印证。据观看者网援引一位拓普员工显示,关于调转方向节这样的部件特斯拉与国家内部其它主机厂有着不同的请求,因此在设置上皆是特斯拉主导的。
 
  除了设置,特斯拉还承受着对供给商交付的产物发展检验的责任。
 
  据赵斌推荐,日前主流的车企,在其里面都会有设有个质检部门或许供给商品质工程师SQE(Supplier Quality Engineer)职位,最重要的负责技艺品质和效劳品质等的探讨、治理、监督、审查、检测、剖析、鉴别等事业。
 
  就拿特斯拉调转方向节为例,在拓普向特斯拉交付生产没有问题调转方向节后,后者质检部门就会对交付上来的产物分批次发展抽检,抽检通常会采纳破坏性测试,一朝发觉抽检品中有硬度不适合请求的,会纪录在案,若不及格产物超越良品率请求,就会退回该批次产物。
 
  如果在上车头的抽检步骤,有缺陷的零部件“逃”过审查,车企以后也可行在机动车到市场前的测试步骤发觉难题。
 
  这样来看,从零部件的设置、到零部件交付后的抽检,再到机动车到市场前的测试,关于特斯拉来讲皆是须要为这负责的。而这种道理同样适用于奔驰、丰田的召回“甩锅”事故中。
 
  “关于召回事故,不论是特斯拉,仍是其它车企,都须要和供给商一同为其负责,其实不能容易地把责任推给供给商一方去承受。”王显斌这样说道。
 
  实是上,车企、尤其是新燃料车企,在近两年的召回中依旧会把本身的责任撇的干洁净净,这背后也有他们本人的“私心”。
 
  以特斯拉为例,在昨年12月3日宣告召回计划后,其当日收盘时股价为1014.97美元/股,跌幅一度达到了6.42%;而到本月18日,特斯拉再次宣告召回Model Y和Model 3车型后,其当日收盘股价同样显露下跌,收至856.98美元/股,跌幅也达到了2.21%。 
 
  除了作用股价之外,召回消息同样会作用相应车企在客户团体中的声望。
 
  在北方产业大学车子资产创新探讨中心探讨员张翔看来,随着新燃料车子产业的进行,客户和市场会愈加注重全家新燃料车企的声望,以至于在频传出召回传闻后,必然会作用这点车企在市场中的体现。
 
 
  在业内看来,未来也许还会显露车企在召回中撇开责任的景象显露。但幸好,日前国度相干部门正好进一步增强关于召回事故中责任主体的请求和管制。
 
  据新华社报导,本年1月国度市场监督治理总局会同相关部门,加紧制订车子平安“沙盒看管”制度试行意见,针对机动车利用的前沿技艺发展深度平安测试,引导公司更深档次查找难题、改良设置、下降风险。
 
  另外,国度市场监督治理总局已构建新燃料车子车祸汇报制度,请求新燃料车子制造公司贯彻产物平安主体责任,主动汇报车祸消息;规范车子远程进级(OTA)技艺在召回中的利用,准确制造者OTA登记义务,展开平安估价,保证车子公司依法依规履行缺陷召回法定义务,确实消除平安风险。 
 
  综上,尽管日前奔驰、特斯拉等车企还在把召回责任让供给商来买单,以便来维护本人的利益和声望。但在业内看来,关于全部车企而言,都有义务在召回中承受更多的责任、为机动车缺陷难题买单,由于唯有这样才能真实得到客户和市场的欢迎和认可。
更多橡胶报价关心咱们。

最新评论

登录之后发表您得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