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五年全球销冠的丰田,在中国市场却遭遇了销量滑铁卢——2024年销量跌破180万辆,较2021年高点跌去近15万辆!面对中国新能源车市的狂飙突进,这位混动领域的绝对王者终于坐不住了。继2月宣布在上海独资建雷克萨斯纯电工厂后,丰田在华电动化布局再落重子:旗下电池合资公司PPES(泰星能源)将豪掷37亿元,在大连金普新区开建第四期工厂,首次在中国本土大规模生产纯电动汽车电池! 37亿砸向大连,剑指纯电核心战场 这并非丰田在大连的首次落子。其电池合资公司大连泰星能源(PPES持股80%)早已是当地巨头,前三期项目聚焦混动电池,累计投资近70亿元,员工超3400人,为520万台混动车提供“心脏”。但这一次,第四期工厂的目标明确指向纯电动力电池。 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3个月,占地23万平方米,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40亿元。大连泰星能源作为PPES全球大生产基地,此次扩产标志着其产品线将从混动(HEV)、插混(PHEV)全面延伸至纯电(BEV)领域,丰田在华电动化供应链的关键拼图终于补齐。 PPES是谁?丰田的电池“王牌” PPES(泰星能源)是丰田与松下在2020年强强联合的产物,丰田持股51%掌握主导权。这家合资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用方形锂离子动力电池,主要供应丰田、本田等日系巨头。大连工厂正是其深耕中国市场的核心支点。 然而,面对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的激烈竞争,PPES的存在感仍显不足。2024年全球(除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TOP10中,PPES以7.4GWh、2%的市占率勉强位列第九;而在中国市场,其装机量甚至未能挤进前十。此次大连纯电工厂的落地,正是丰田意图扭转这一局面的关键一步。 销量承压,丰田加速“中国转身” 丰田的焦虑源于其在中国市场的失速。2021年194.4万辆的销量高峰后,其市场份额持续被中国新能源车企蚕食。2024年,丰田纯电动车销量仅13.99万辆,插混15.4万辆,两者合计占比不足3%——在纯电需求旺盛的中国市场,丰田的短板尤为刺眼。 为此,丰田正加速中国本土化战略:在上海独资建设的雷克萨斯纯电工厂已开工,预计2027年投产,年产能10万辆;同时推行RCE体制,赋予中国工程师更大产品开发自主权。大连纯电电池工厂的落地,与上海工厂形成战略呼应,为丰田在华电动化产品提供核心动力保障。 为何自建电池?掌握“心脏”主导权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分析,大连新厂极可能优先供应上海雷克萨斯工厂。丰田一贯注重零部件共享,统一电池体系能显著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在纯电电池领域尚未形成价格与技术优势的丰田,选择“自产自销”更现实。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动力电池占电动车成本近40%,是名副其实的“心脏”。自建产能能避免被头部电池厂“卡脖子”,尤其在高端车型对电池定制化需求高的背景下,自主可控的电池体系能让丰田掌握结构设计、材料配置与成本控制的主导权,在整车开发效率和利润分配上抢占先机。 丰田在大连的37亿投资,不仅是一座工厂的落地,更是这位全球汽车巨头在中国电动化浪潮中,从被动跟随到主动出击的战略转身。当混动王者开始全力补齐纯电短板,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格局,或将迎来新的变数。 |
据乘联分会初步统计:7月1日—31日,全国乘用
连续五年全球销冠的丰田,在中国市场却遭遇了
8月4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汽车
8月3日晚间,理想汽车在官方微博发布《关于理
想买奔驰C级却预算有限?别慌,今天要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