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流出一段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内部会议上的讲话视频,“大嘴”豪情万丈,四处开炮。 视频虽然被大量下架,但依然可以搜索到,车评网小编整理成文字: “中国的车厂,包括国企央企,品牌没品牌,渠道没渠道,零售没零售,产品设计、体验各方面都不行,没有哪一项东西行,连造车新势力都干不过,他还能干过谁。” “我们的汽车BU一年花10亿美金,五六千人,(对于一些车企来说),他们的工资用日元、用津巴布韦币发,可能都养活不了。” “我们这两款车今年至少卖30万辆。” “特斯拉在中国最牛逼的时候,可能一个月三万多台了,我们今年的这两款车,我是非常看好的,我希望我们上来第一年就干翻、超越他们,第二年远远超越他们。” “我希望我们的车单年销售迅速超过200多万辆” “我们后面还提供更高的版本,把奔驰、宝马、奥迪三十几万到五十几万的这个空间给他一把干掉。” 虽然视频是新鲜热辣的,但讲话时间点,从内容上判断应该在2021年初,距今一年有余,余承东视频里立的FLAG,已被现实无情“打脸”。 华为和东风合作的赛力斯SF 5和问界 M5,2021全年销量才8169辆;华为和北汽合作的极狐品牌,销量更低迷,去年仅有4993辆。 这和余承东2021年卖30万辆的目标,相差甚远!再考虑到特斯拉去年销售48万辆,蔚小理销量破10万辆,对于华为和余承东,都很尴尬! 缘何如此? 原因无他,上汽董事长陈虹的灵魂论,在传统车企掌门人的认知中,普遍存在的,只是陈虹说出来了而已。 在智能化浪潮中,有实力的车企都希望将核心能力掌控在自己手中,能不能干成,且放一边;做不做那是态度问题,作为大车企的掌门人,智能化刚开始就投降,面子上说不过去。 华为汽车BU,“不造车,帮车企造好车”的理念,听上去很美好,但实施起来并不顺畅,仅做为Tier 1供应商,不造车,不2C,没有强力抓手,难!这也是百度最终下场造车、谷歌汽车不被业界看好的原因。 所以,首批和华为合作的,都是怀着“死马当活马医”心态的边缘车企,按余承东的话说,“品牌没品牌,渠道没渠道,零售没零售,产品设计、体验各方面都不行,没有哪一项东西行,连造车新势力都干不过,他还能干过谁”。 华为再强大,也很难带飞“猪队友”,华为的汽车之路,比预想要艰难的多。 当然,也有好消息,华为和长安合作的阿维塔品牌,将于2022年年中交付,终于有一线大厂的合作产品落地了,希望能一炮打响。 近日,也传出大众汽车和华为合作,甚至收购华为自动驾驶部门的传闻,收购事宜大众官方不置可否,但显而易见,双方的合作正在深入展开。 相信华为的实力,也希望余承东的豪言兑现,尽管不会是今年,但未来依然可期! |
 “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发生根本性
日前,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围绕推动新能源汽
当保时捷中国销售总监携核心团队投奔蔚来,当
8月11日,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
8月7日,安徽省汽车办公布最新数据,今年上半
最新评论